最美女性 最美国企人
糖酒集团公司“最美国企人”宣讲比赛优秀参赛作品
很荣幸作为宣讲员站在这里,向大家讲述糖酒公司一位醉心甜蜜事业的美丽女性李贵茹的故事。她是我们食糖经营公司一名普通的业务员,主要从事民用糖的销售工作。2005年她完成销售额5650万元,2014年1-11月她卖出白糖8.45万吨,实现销售4.64亿元,销售额是跨越式的增长。2013年8月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她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选拔三名年轻人成立李贵如工作室。目的是让他们练就过硬本领为企业的发展勇担重任。工作室成立至今共销售白糖14.6万吨,实现销售8.13亿元。
可今天我要讲的不是她作为业务员如何卖糖、推销糖的事迹,而是作为女性在工作中展现美丽、创造美丽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故事。
作为女人,一生中要饰演不同的角色。是父母眼中的女儿、是丈夫眼中的妻子、是孩子眼中的母亲。而干销售的李贵茹在用实干、用真诚打开一个又一个客户大门的时候,事业上实现了她职业女性的梦想,而生活中演绎的角色却留下了歉疚与遗憾。
作为女儿,她是父母手中的明珠,呵护她、爱她,引导她有一个灿烂的人生。可作为业务员的李贵茹为了工作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多少时间陪伴他们,为他们尽一份孝道。一次,老父亲病重住院,她因为要和几家客户结帐,挤不出时间去探望。父亲思女心切,忍不住给女儿打了一个电话说:“我挺好,别惦记着啊!就是我老了,嘴馋了,特想喝口儿你熬的小米儿粥。”说到这儿,电话两头都无语了。能够想像,此时此刻,泪水都已打湿父女俩的脸颊。一边是对父亲应尽的照顾,一边是对企业应尽的责任。开着车去结帐的贵茹姐还是抹了一下脸,挂断了电话。夕阳打在她的脸上,看上去有一种别样的美,只不过这美中有一种酸涩。
作为妻子,她是幸福的。她有一个爱她、尊重她、内心细腻的好丈夫。因为工作需要,李贵茹经常出差,而每次离开家前,都是丈夫为她收拾行李。一次接到通知,说是第二天一早就要飞广西。因为白天事多,她忘记告诉爱人。晚上回到家才想起说。谁知丈夫二话不说,拿出箱子就帮她收拾。一向大大咧咧的李贵茹这时才发现家里桌子上、抽屉里、柜子中的东西摆放得是如此的井井有条,干净利落。这些都应是女主人的份内之事,而丈夫都在默默地做了。在外风风雨雨的她不知用怎样的言语来表达。是丈夫的爱和包容让她拥有了职业女性的优雅与成功,让她看上去很美,只不过这美中有一丝丝愧疚和感激。
作为母亲,李贵茹有一个儿子。因为工作忙,孩子从小到大、从学习到生活她几乎都没有管过,就连给孩子开家长会她也一次没去过。那还是在儿子上小学时,一次问妈妈:“你为什么从不去学校接我?人家以为我没有妈妈呢?是不是你不爱我?”李贵茹一把搂住儿子,轻轻地说:“不是不爱,是因为妈妈工作时间没点儿,有时还要出差,接不了你。不过,你想要什么礼物妈妈买给你?”谁知儿子却说:“我想要妈妈多一点儿时间陪陪我”其时孩子哪里知道,当时的李贵茹工作正是要劲儿的时候。销售任务重,客户渠道不畅通,自己压力重重。而在儿子面前,她必须微笑、必须坚强。她要让儿子有一天为她骄傲。这一点她做到了。如今,他的儿子也在糖酒集团,正以他的母亲为榜样,努力学习,踏实敬业,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者。谁能说这样的母亲不是美丽的?这美丽中不是还有些自豪与喜悦吗?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如果说追求职业的成功能够带来快乐,可也意味着要忍耐工作中的艰辛,舍去生活中许多与亲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李贵茹就是这样,工作上她是成功的,因为如果把她卖出的糖用集装箱装满,那么集装箱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周,她收获了事业的成果。而生活中她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她获得了家人深深的爱,而内心却是对家人深深的歉意。因为那一份无私、那一份奉献她献给了企业,献给了自己甜蜜的梦,那就是: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糖,她要信守承诺、执着付出。她就是最美国企人。祝福我们每一位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用担当和责任、用勤劳和汗水建设我们二商美好的明天,因为我们都是最美国企人!
夏日里穿棉袄的人
二商西冷公司“最美国企人”宣讲比赛优秀参赛作品
炎热的夏季,人们习惯躲在空调房避暑。然而我身边有一群人,却总是要穿着棉袄工作。他们就是“夏日里穿棉袄的人”——二商西冷动力管理部的一群制冰工人。
在京城生产人造冰为数不多的厂家中,二商西冷的人造冰销量在市场上占有着相当的份额,在炎热的夏季,制冰车间每天要生产90吨冰块,分别被运往京深海鲜、回龙观、四季青和新发地等京城主要农产品交易市场,用于海鲜类和蔬菜类农副产品的保鲜冷藏。人造冰是西冷的主营业务之一。说到人造冰,就免不了提到“夏日里穿棉袄的这群人;免不了说到这群人的代表——动力管理部主任李文静。
作为一个进厂不久的大学生,我被这群人感动着,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夏日里穿棉袄人的代表——李文静与人造冰的故事。
一份坚守,四十年如一日
1974年,李文静进入西冷厂制冰车间工作。一晃40年过去了,他一直坚守在这里,生产人造冰的每台机器,每块铁模子,每个物件他都如数家珍。在过去的40个春夏秋冬中,他每天重复上百次这单调的制作流程,看似简单,但要忍受制冰车间里的寒气。这种低温环境,夏天偶尔进来一下觉得跟避暑山庄似的,可呆上大半天人就承受不住了!冬天更别提了。每天早、晚各出一次冰,早晨出冰,忙活一上午能干完就算不错,晚上出冰,一般都要忙活到次日凌晨两点左右。再说那轰隆隆的制冰压缩机声,震耳欲聋,连说话都听不见,但李文静却时刻关注着仪表的读数,这一关注就是将自己年轻时的近视眼看到了现在的老花眼。而他四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从无怨言,只为那一份坚守,对工作岗位的坚守,对热爱的制冰事业的坚守。如今,他已晋升为动力管理部主任多年,但每天一早,还要到制冰车间打打“下手儿”。下班时,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库内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一份执着,游走在夏冬之间
作为企业的新人,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企业,反映一线工人的工作场面,我第一次走进了制冰车间。上午十点时,毒辣的太阳早已高悬空中了,从厂办公楼走到制冰车间时,早已经汗流浃背。相比我的汗流浃背,在制冰车间门口看到的却是“全副武装”的李文静。这大热天的穿棉袄?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我面露疑惑,李主任笑着说:“姑娘,你也进来看看吧。”刚进冰库大门,眼镜、相机上瞬间就积了层白霜,外面火热烦躁的感觉即刻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冰凉刺骨的感觉,真是冰火两重天。制冰车间里,一排排制冰模具整齐地“藏”在地下盐水池中,这时,天车“手臂”缓缓下降,控制模具横躺下来,模具中的水如瀑布般倾泻下来,其中的几个大冰块轻松滑出。只见李主任赶紧上前用力推着冰块,给冰块减速。他说:“一块冰体积不很大,但重达200斤,滑行的速度太快了,容易出危险。”随后李主任用铁钩逐一拉出模具内的冰块,缓缓推向前去,一排整齐的冰块展现在大家面前。此时的他早已是满头大汗,他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工作在这里,只为那份坚守与执着,他游走在夏冬之间。
一份传承,鼓舞年轻人前进
李文静说,每天在低温环境下作业,制冰工人干久了,哪个身上都会落下些许关节炎的老毛病。加上氨气制冷和制冷机噪音大等因素,老主任对这个特殊工种的“新鲜血液”那些年轻的职工们常常给予着无限的关爱。他在企业中充分的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工作中,他总是带头深入一线,同青年职工一起想办法、干工作,毫无保留地为他们答疑解惑,指导他们具体操作,并不定期的通过日常询问和模拟演练的方式考验这些“入伍新兵”,针对发现的问题为大家耐心讲解,使青年职工在实际操作上有所提高,获取经验。坚韧、冷静、正直的个人魅力也使李主任得到了广大青年职工的爱戴和尊重,也是大家心中学习的榜样。生活中,他对同事总是热心帮助,在制冰车间,他是老主任,更是大家乐于亲近的老大哥,平日里总像亲人一样关心大家,谁家有困难,他总是挺身而出,全力相助。
李文静——这位夏日里穿棉袄的人中的代表,平淡而谦恭,质朴而平凡,带着夏日里穿棉袄的这群制冰工人,无冬历夏地默默工作在制冰岗位,坚守着那份执着与平凡,传递着夏日里穿棉袄人身上特有的精神,这就是夏日里穿棉袄的人与人造冰的故事。
篮丰的一天
东方友谊公司“最美国企人”宣讲比赛优秀参赛作品
有一个群体,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壮大,被人羡慕又被人嘲讽,历经困苦也承受过不公,但面对灾难和责任却从未退缩,始终怀着一颗真挚的赤子之心,与祖国同发展、共命运,他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国企人。我是其中的一员,来自有什么软件是正规买球的,下面向大家讲述的是二商集团旗下篮丰菜蔬公司普通而又繁忙的一天。
时间:2014年2月26日 5:00am
地点:北京市篮丰蔬菜配送中心库房外
库房外一片忙碌的景象,装车的、拉货的、着车的,每个人都紧张有序地忙着自己的工作。直到早晨6点多最后一辆车驶离,配送中心库房外才恢复安静,而此时天色已渐亮。
时间:2014年2月26日 8:00am
地点:篮丰蔬菜配送中心
“到”,“到”,“到”的声音响彻配送中心,这是车间每天清晨例行的点名晨会,分派当天工作任务,使每个人的精神振奋起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经营部的系统录入人员开始维护系统单据,他们根据收货方签字确认的送货单在系统中进行数据修改、勾单、过账等工作。
时间:2014年2月26日 1:00pm
地点:篮丰蔬菜配送中心库房外
随着发动机的熄火,最后一辆送货车顺利停放在配送中心门口,车上下来一位微胖的司机,他叫史荣杰,每天早上往返于顺义和大兴之间,是出发最早、回来最晚的一位司机 ,但无论何时他都是满脸笑容,还时常跟其他司机开玩笑说“我这是顺义半日游”。
时间:2014年2月26日 3:00pm
地点:篮丰蔬菜配送中心经营部
“铃”、“铃”、“铃”急促的电话声响起,“喂,您好,这里是篮丰蔬菜配送中心”这是经营部人员接听电话时常说的第一句话。每天从下午3点开始订货,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这段时间是经营部最繁忙的时候。从确认订单到录入数据,一切流程都是在这里完成。每当有不清楚的地方工作人员会再次确认。
时间:2014年2月26日 5:00pm
地点:篮丰蔬菜配送中心库房外
库房外停了五辆汽车,有装蔬菜的、有装水果的、有装调味品的,有一位女同志正在电子称旁收货,她就是收货主管董万平,她根据订单对每个商品进行检斤验质,对不合格的商品则直接退货,严把着商品采购第一关。
时间:2014年2月26日 7:00pm
地点:篮丰蔬菜配送中心库房
“土豆30斤”、“细菜心20斤”、“姜肉5斤”,这是车间分货员梁焕芝的声音,她穿着厚厚的工作服站在电子秤旁边,注视着电子秤上的数字,为保证所送的蔬菜不缺斤短两,棵棵过手是蔬菜加工的要求。从下午三点一直到凌晨,她都要站在这里不停地分货、看秤、做标记、填数量、补货,有时候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嗓子哑了含片金嗓子,累了靠在货架旁权当休息,一直到工作结束。
时间:2014年2月26日 8:00pm
地点:篮丰蔬菜配送中心技术综合部
此时的车间正忙得热火朝天,而技术综合部检测室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从产地运来的蔬菜最晚的要在深夜才能到达。本着对市民负责的宗旨,每批次蔬菜必须进行农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测室的技术员王雪莲正在有条不紊按地照流程进行检验工作,对在临界值和初检不合格的样品进行复检,保证农残检验数值准确性。每天近百个品种至少要检验三次,当检验工作结束时已是午夜时分了。
时间:2014年2月26日 9:00pm
地点:篮丰蔬菜配送中心办公室
采购主管周智正在看着手里的单子,单子上写着长茄子不合格,他先后给3个蔬菜基地打电话,询问是否有长茄子,第3家有但不提供送货,为保证长茄子不断货,他亲自开车去拉货。
时间:2014年2月27日 00:00am
地点:篮丰蔬菜配送中心
两名手里拿着工具、挂着出入证的人员进入库房,其中一个人在制冷机旁仔细检查,另一个人手里拿着温度计在不同位置、不时用对讲机沟通着库房温度,他们的工作主要是确保库房内温度在4-6摄氏度之间,为库房内的蔬菜提供最佳冷藏温度。
时间:2014年2月27日 2:00am
地点:篮丰蔬菜配送中心
技术综合部的工作刚刚结束,今天检测了122个品种的蔬菜,每份检测报告4张,一共需要30份;车间加工人员已经下班,为防止缺货,送货员们正拿着送货单对货,这是下班前的最后一道工续;今天早上监督装车的是车间主管吴铁力,距装车还有两个多小时,他早早就到了车间办公室,正拿着一张纸算着什么。
凌晨两点的星空繁星点点、周围一片静谧。篮丰蔬菜配送中心一天的工作到此即将结束,篮丰所有职工为保证市民吃上安全放心的蔬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二商,还有无数这样的国企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战,为首都人民的食品安全铸就牢固的防线。像千千万万国企人一样,我们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梦想从未停止。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国企人,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平凡却不甘于平庸,于平淡中不断前行;没有宏伟的期冀,却有对食品安全的固执,新时代的钟声尚未远去,深化改革的东风再次鼓起,在这风云际会的新形势下,将我们的小小梦想汇集在中国梦的伟大旗帜下鼓足风帆,向着明日的朝霞,破浪前行,再创辉煌!